蒼蠅

蒼蠅

 蒼蠅之所以會出現,主要是因為環境中存在適合牠們繁殖覓食的條件,例如食物殘渣、廚餘垃圾、有機廢水或動物性腐敗物。這些環境不僅提供牠們產卵的場所,也吸引成蠅前來覓食,進而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。

 在餐飲業的現場,最常見的蒼蠅類型包括家蠅、肉蠅和麗蠅。

 

家蠅

 家蠅的繁殖力極強,產卵於腐敗有機物中,孵化與成長速度快,只需短短一週即可完成一個世代。牠們常在廚餘桶、垃圾桶、地面殘渣或排水孔附近活動,觸角與足部易沾染病菌與病原體,進出廚房與食物區域時,會造成交叉污染風險,進一步影響食材衛生與顧客健康。在餐飲場所中,家蠅不只數量多,也最容易被顧客直接看到,是蒼蠅防治中必須優先處理的對象

 

肉蠅

 跟家蠅長相相似,同樣是灰黑相間,但肉蠅體型較大、背部為三條黑線,家蠅體型一般、背部四條黑線。肉蠅通常偏好腐敗的動物性食材,如生肉、內臟類,在餐飲業環境中也很常見因為死老鼠引來的肉蠅

 肉蠅是很特別的卵胎生昆蟲,卵藏在肚子裡面並直接把幼蟲產在腐肉上,幼蟲能立刻進行取食與發育,加速整體繁殖週期。這種特性使牠們特別容易迅速擴散。由於肉蠅的幼蟲數量多、腐食力強,若未即時清除屍體或肉品殘渣,常會在短時間內造成蒼蠅大爆發,對餐飲衛生造成明顯衝擊。

 

麗蠅

 又稱麻蠅或金蠅,常見於廚餘、死鼠或排水孔附近,外觀帶有金屬光澤,對氣味非常敏感,是法醫昆蟲學中重要的指標生物之一。麗蠅的出現時間和生長階段可以提供關於死亡時間的線索。 例如,紅頭麗蠅通常在屍體死亡後兩天左右出現,而牠們的幼蟲生長速度也受到溫度影響,這都可以用來推斷死亡時間。

 

 在餐飲業環境中,這三類蒼蠅若未妥善管理,除了容易造成交叉污染衛生風險外,也因牠們體型明顯、飛行活動頻繁,常直接出現在用餐區、櫃檯或備餐台上,進而引發顧客對環境清潔度的質疑。一旦被消費者拍照上傳或向主管機關檢舉,不僅可能導致品牌形象受損,還可能被衛生單位列為高風險場域而遭到關切或臨時稽查。在過去的案例中,也不乏因現場發現蒼蠅密度過高,被開立缺失單、限期改善,甚至面臨停業處分的情形。這也反映出蒼蠅問題不僅是內部清潔的警訊,更是牽動營運風險的關鍵指標。

 

 

為什麼要防蒼蠅?


 主要原因是蒼蠅具備高度的污染與傳播風險,常見經由蒼蠅間接傳播的疾病包括:腸胃炎痢疾霍亂傷寒沙門氏菌感染等,尤其在高溫潮濕、環境清潔不到位的場合,風險更高。

 蒼蠅在覓食與繁殖過程中,會接觸垃圾、排泄物、廚餘殘渣等含有大量細菌的有機物,再飛入廚房、備餐區或食品表面,極易造成交叉污染,進而影響食安衛生與顧客健康。此外,蒼蠅的體型明顯,活動頻繁,一旦出現在消費者眼前,不僅影響用餐觀感,也可能引發客訴與衛生單位的關切。

 

蒼蠅出沒的時間

 蒼蠅的活動時間具有一定規律,通常以白天為主,尤其在氣溫較高、光線明亮的時段最為活躍。通常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之間,是蒼蠅飛行與覓食的高峰期。

 蒼蠅的活動模式與光線變化有密切關係,因為蒼蠅的視覺對光線非常敏感,光照會刺激牠們的中樞神經系統,進而影響行為節律。因此,在自然光減弱或夜間燈光昏暗時,蒼蠅的活動力也會隨之降低,多半停棲或靜止,進入較為靜態的階段。

 

蒼蠅出沒的環境

 雖然蒼蠅最常聚集在垃圾桶、廚餘桶等孳生源附近,但在一些設有大片玻璃窗的餐飲空間,像咖啡店或超商,經常可以看到蒼蠅在室內玻璃前來回盤旋,甚至不斷往玻璃上撞。這些蒼蠅往往不是從戶外飛進來的,而是早已藏身於室內,可能是在地板縫隙、排水孔、垃圾桶邊、甚至食材庫存區中孳生並羽化的,等羽化成蟲後才開始在店內空間中四處活動。

 至於牠們「撞玻璃」的行為,其實是因為蒼蠅具有趨光性(phototaxis),因此會自然被光線吸引。在室內空間中,玻璃窗通常是光線最強的地方,蒼蠅會誤以為那是通往戶外的出口,因此持續朝向光亮處飛行,試圖穿越這道「看得見但過不去」的透明障礙物,除了造成我們看到牠們在玻璃上不斷碰撞的現象,更是暴露在顧客視線中,成為第一個被發現的警訊。

 

 

蒼蠅的防治方法


 在蒼蠅防治的實務經驗中,最根本的關鍵在於掌握並處理孳生源。防治師會依據餐廳的內外場動線、作業型態與廚餘垃圾的堆放位置,進行現場環境分析,提出具體調整建議,協助業者優化清潔流程與垃圾管理方式,以阻斷蒼蠅的繁殖條件。

 同時,針對店內已出現蒼蠅活動的情況,則會評估空間配置與光源位置,在適合的高度與角度規劃安裝捕蟲燈,使其能在不干擾顧客的前提下,24小時穩定運作,降低蒼蠅的飛行活動範圍,避免牠們進入用餐區或顧客視線內,有效提升整體環境的衛生與觀感。

 

 

防治案例


 

Top